1、卖方尽职调查的内容
在企业并购交易中买卖双方的目的是不同的,卖方可能关心买方购买目标公司的目的、买方以前参与并购交易的情况、买方对目标公司的战略规划、买方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内容,因此卖方尽职调查的范围可能但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买方的经济实力
毫无疑问价格是并购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虽然最好的买主可能不是最高的出价者,但买方的经济实力经常对一笔并购交易起决定作用。有实力的购买者经常自己投资购买,而小企业则经常从外部融资购买,也就是所谓的“杠杆收购”。“杠杆收购”是指某公司用借来的资金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和资产,导致公司新的资本结构呈现为高度负债。一般来说,购买方都是先创立一个新的“壳公司”,然后以壳公司的名义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随后立即将壳公司与目标公司合并以便用被收购公司的资产来偿还债务。由于杠杆收购经常使并购企业在并购后处于高负债的状况,因此,杠杆收购在美国等国家卖方倾向于避免这种方式或增加其他的限制条款来保护自己。
(2)买方购买目标公司的动机
价格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买方购买目标公司的动机经常决定着目标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购买者可能是在为追求企业多元化经营而涉入一个新的投资领域,也可能是希望在单一行业中继续发展壮大自己,一般来说前者意味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当然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言。
(3)买方以前参与并购交易的案例
买方以前参与并购交易的案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卖方由此可以检验买方在并购方面的实力和经验,并推测买方本次交易的真实目的。有些买家并不想长期投资一家企业,他们一般只关心企业的短期利益,很有可能损害股东的长期利益;而有些买方虽然有长期投资的设想,但缺乏成功的并购经验,将无法带领企业取得成功。因此,研究买家过往的并购案例是卖方了解买家的一条重要途径。
2、买方尽职调查的内容
一般来说买方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要比卖方对买方的尽职调查复杂,虽然尽职调查的范围因不同需要而有相当的灵活性,但是尽职调查一般至少应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财务方面尽职调查:主要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试图发现“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可变现证券、应收帐款、不动产、长短期负债、对股东或关联企业借款以及股东担保等或有负债事项的分析均是尽职调查的重点。
(2)经营管理尽职调查:主要是对目标公司的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问题、企业文化、IT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查和分析,重点关注存在的风险问题。
(3)法律方面尽职调查:主要对企业现在或潜在的法律诉讼进行分析,包括对并购可能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例如目标公司与其它公司发生的诉讼案件、目标公司遭遇消费者的索赔案件以及可能遭受的来自其他股东的诉讼等等,审查人员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败诉可能对目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4)交易尽职调查:尽职调查除了涉及目标公司本身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外,还涉及对并购交易本身带来的并购前后买卖双方可能承担的风险,交易尽职调查主要对交易本身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收购协议条款的审查。